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开展首批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在线开题咨询会

2022-05-21



5月17-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专家针对首批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立项高校召开开题咨询会。本次开题高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开题咨询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开题咨询会的专家成员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学会监事长、吉林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高校工委书记孙维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山东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仝兴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福建警察学院副院长张文东,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董事长于春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总经理刘影秋,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副总经理李永亮等参会。张大良、孙维杰分别主持会议。

张大良讲话

张大良指出,各学校负责人要协调推进各项目的研究、建设和成果推广,做好子目标和总目标的对接,并注重子项目重叠部分的协同;要梳理好数字与思政的关系,理清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与思政服务的关系;项目成果的关键在于应用。希望各高校做好项目的同时,能够进行延展,形成大思政合力。

孙维杰讲话

孙维杰指出,项目要从合二而一上谋划,一分为二上设计,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求,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数字思政的主题;项目要实现目标的方向性,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内涵的思想性和理论研究的科学性,让项目更具有独一无二的引领性。

于春迟点评

于春迟从内容建设、应用理念、模式推广等多角度点评了各高校项目,提出要贯彻落实好思政司委托研究要求,注重课程内容、应用工具、平台阵地三个大方向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各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注重成果的示范引领和复制推广,为更多高校提供解决思政育人工作痛点难点的方案和工具。

开题咨询会专家(从左到右):

刘向兵、夏文斌、仝兴华、苏大鹏

张文东、于春迟、杨峻岭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松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勇,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副校长康国政,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阿拉坦仓、校长李树林、副校长张海峰、宫箭等出席线上开题咨询会。6所高校的项目团队分别就所承担的项目进行汇报、听取专家建议,并表示将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方向,不断细化、深化项目内容,把专家们的好建议落实落细落到建设全过程,做出实效、做出影响、做出范例。

6所高校汇报现场

与会专家围绕加强子项目之间协同,加强部门之间协同,项目成果如何更好为决策服务,研究编制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标准,成果的可复制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共同发起,在第56·57届高博会交接仪式上,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和高校领导共同启动。项目按照教育部思政司委托的“高校数字思政育人方法研究”要求,坚持“扎根学校、服务育人、助力思政”和“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技术赋能、价值共生”原则,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作为技术服务方与试点高校共建共享。

数字思政项目通过将信息技术和影视传媒技术等数字化手段融入到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各个场景,准确把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工作要求,更加系统性、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思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坚持课程内容、应用工具、平台阵地三个大方向在逻辑上、体系上的整体性,共同建设、共同运营跨高校集约型展示交流平台阵地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际融合的校园文化综合体。在项目开发、集聚成果过程中特别注意与教育部“教育大脑”“智慧教育平台”在技术、数据标准上的兼容对接。数字思政项目第一批试点高校目前已经取得较好的经验和成果,下一步将继续与更多高校合作开展试点探索,通过召开专题论坛、现场交流会、培训会等形式,不断积聚建设成果,扩大应用推广。

高校数字思政项目的研究符合新时代、新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希望各高校能聚焦数字思政项目研究与实践中所体现的政治性、时代性、前沿性与实践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起到示范辐射带动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国校园电影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