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王舒圆:对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若干思考

2018-09-29


400-818-9866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可回看研讨会现场直播视频


第二届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建设工作研讨会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电影文化的融合方法”交流会,9月28日在第七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期间举行,我们给大家带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工处副处长王舒圆老师的发言内容。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工处副处长王舒圆

近些年,中国电影的产业形态和美学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主旋律电影是一种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旋律电影以艺术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为主导,并有机地将思想政治附加值和教育附加值植入其中。当前,电影艺术在大学校园有着庞大的受众,甚至可以说,电影已成为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又符合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和接受习惯。因此,主旋律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很大优势。

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赵实之前在全国电影创作会上曾表示,一切反映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依据这一概念,主旋律电影基本可以界定为: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表达主流意识形态,关注人性,凸显人文光环,富含正能量,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为核心话题的电影作品。近些年,主旋律电影也向着更高、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电影作品,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兼顾了商业。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主旋律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现状,我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线上收集数据的形式,共收到来自16个院系同学的有效问卷160份。

问卷中一共有15个问题,包含填写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观影习惯,对主旋律电影的满意度、印象最深的主旋律电影和原因,以及认为当前国产主旋律电影不足的地方等等。

在对问卷进行具体分析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个题。问卷中有一题是问学生比较愿意通过何种方式接收主流价值观的教育,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主旋律电影。可见,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同学们中接受度是很高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当前大学生的基本观影习惯。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60名同学中,表示非常喜欢电影并经常观看的人数占48.75%,对电影一般喜欢偶尔观看的同学占49.38%,在观影频率上,大部分学生是一月观影一次或两周一次。在选择影片方面,88.75%的学生认为思想深度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很重要,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剧情和口碑,其次是影片的类型、演员阵容和朋友的推荐。

这些数据表明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大学生群里中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大学生也大多有观影的习惯,并且对剧情好、口碑赞的电影会更加青睐。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当前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的接受现状做了调查。在收回的160份问卷中,有超过83%的同学有观看主旋律电影的经历。其中,《红海行动》和《战狼2》在学生印象最深主旋律电影排名中位居第一、第二名。学生表示,这些电影引人入胜的剧情、极强的教育意义和创新的拍摄手法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问卷中,大学生群体对于主旋律电影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文化建设、牢记革命历史以及增强党对人民向心力方面的意义表示认同。但学生对于目前国内主旋律电影的满意程度还不是很高,学生认为目前国内主旋律电影存在不足的方面主要是剧情、制作水平和精神内核。大家更希望看到题材与时俱进,内容制作精良的主旋律电影。其实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主旋律电影是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接受习惯的,另一方面,有时学生更关心的不是电影主旋律与否,而是电影“好不好看”。这一现状也给未来高校利用主旋律电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路。

“牢记青春使命,书写人生华章”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厉害了,我的国》电影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放映主旋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学生观看电影后有许多感慨。国际商学院本科生王书剑说:“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我是全程激动看着下来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以前是有什么装备,设计什么工程,现在是国家有能力支持一切工程设计。’一个如此有进取心的国家,怎会不强?身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只叹自己能做的太少太少,唯愿尽己所能,为祖国的进步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也参加了此次《厉害了,我的国》电影放映活动。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诗琳说:“这部电影让我更直观地看到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我感觉现在中国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很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中国发展。其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梦,也是留学生以及所有外国人的梦。”

27号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刚刚结束了党史记录电影《重生》的放映。2018级俄语学院黄茜琳同学看完《重生》后说:“《重生》真的是一步令人十分震撼的纪录片。制作精良的片头,循循善诱的旁白,精美巧妙的布局,清晰完整的逻辑……《重生》让我对建设国家、报效祖国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担当。”

2018级意大利语专业陈嘉睿说:“短短两个小时,《重生》带领我们走过中共党史中至关重要的十几年。其内容恰如其名,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从长征时备受重挫,到不断立足国情调整领导方针,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涅槃重生之路。这不由让我想到,当代泱泱中华的成就建立在过去中共党人奠定的基础上,而中国的明天,每个青年都应该为之努力。”


主旋律电影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


01

电影艺术在大学生价值引领中影响深远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成这样。”今天再来看鲁迅先生的话,似乎确实如此。

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致,而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价值观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认知和构建的动态过程中。大学生的个性相对独立,心理意识较强,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干预方式,通过电影艺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格的塑造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式。电影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高度逼真性,即对人类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高度逼真,可以使大学生在银幕世界中,以精神性生命体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人生与体验,从而从中收获不同的人格影响与主流价值引导。

其实美国很早就开始用电影的形式传播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很多好莱坞大片都传播着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美国国家实力和美国“主导”意识,“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奋斗主义”等观念。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阿甘正传》,就是好莱坞精心编织的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果的“美国梦”神话。这类电影的上映,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民众的价值去向,有效地凝聚了社会共识、维护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国家认同。

回观国产的主旋律电影,它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要充分利用主旋律电影这种精神文化产品的媒体效应和传播速度,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素质教育和政治观念的正面引导。尤其是当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方向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所以更要通过利用主旋律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大学生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主旋律电影符合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


主旋律电影依托与技术密切相关的传播机制和显著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塑造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尤其是一些红色影视资源把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更加生动,情节更加感人,形象更加具体,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主旋律电影中所设置的情节和所塑造的人物,往往能够让大学生获得一种感性体验,而这种感性体验往往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刻板的授课形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依托载体。因此主旋律电影更符合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这种方式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长效、更持久的影响。


03

主旋律电影使思政教育鲜活生动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往往通过对历史的重现或者对现实的重塑,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振奋人心的事例,一句句充满着温暖和人性的台词,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情感,传播正能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跃然纸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较为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更加鲜活、有趣的形式呈现并传递出来。所以,借助主旋律电影,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德启迪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人格,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要求。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

使主旋律电影在思政教育中取得实效。


通过主旋律电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目前大学生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变化探索出来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过根据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于主旋律电影接受现状,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更加系统地实现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01

建立播映体系,形成教育效果可持续力


主旋律电影是一个精神产品,主旋律电影在高校的播映要建立完善的体系,从而形成教育效果的可持续力。

在传播方面,可以通过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让主旋律电影进入大学思政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碰撞,促使学生对影片所传达的思想内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创新更具特色的活动模式,例如举行观影和影评征集评选活动等。

另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体系来扩展主旋律电影的传播范围。例如在校园网上设置主旋律电影专栏,创新观影后的观影感受分享讨论活动形式,搭建集思想性、知识型、趣味性、服务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主旋律电影讨论平台,增强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长久、持续的影响。

近些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在探索如何发挥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学校今年四月下旬放映了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政论纪录片提供了大量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信息、新观念,将新闻性、文献性、政论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的美学风格,既大气磅礴又娓娓道来。给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共鸣。图为电影主创人员到场与学生进行了交流,观影后学生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刚刚放映了党史纪录片《重生》,马上就进行了宣传推送并设计了后续影评征集评选活动。

利用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观看影片、写观后感等层面,而是要从整体全局着手,把主旋律电影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去理解,深刻挖掘它们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把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旋律电影的播映体系,我总结为四个字,前期宣传是一个“造”,要造声势,培养良好气氛,吸引更多学生前来观看。在组织上要“全”,全员全方位,也积极发动专业课教师加入电影播映和后期讨论、分享中,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指导。电影放映完往往产生热烈反响,重在一个“馈”字,收集学生对电影的反馈,也有助于我们通过分析更好把握主旋律电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规律。最后,重在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对影片中所传递的价值观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02

开拓思路,丰富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内容


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主题红而大,内容多为历史题材,离生活较远。调查问卷的结果也显示,学生更希望看到“与时俱进”的主旋律电影。高校在选取主旋律电影资源的时候,可从弘扬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等层面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理想,通盘考虑,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对人才的殷切希望与大学生的个人成才愿望想结合,创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在当前高度市场化的电影市场中,主旋律电影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未来主旋律电影的选题和创作可以开拓思路,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观众的认知、情感、需求息息相关,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入情入理,完成宣传动机与传播效果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可以更多地创作反映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主旋律电影或微电影,用丰富的主旋律电影呈现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正能量,让大学生群里可以从主旋律电影中获得更多的共鸣。与此同时,在电影制作方面也可参考美国电影的做法,一是可以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同一个类型的电影在风格、题材和价值观方面相似,在该类型下进行变化和创新。二是增强电影中高科技制作特色,使制作精良的主旋律电影成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武器


03

整合资源,加强高校和院线深入合作


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影视教育的认同机制。作为实施社会教育与信息传达的场所,社会各界要不断地宣传经典的富有深刻教育意义与价值理念的主旋律电影,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对主旋律电影的认同。

高校与院线之间要建立完善的机制,确立高校与院线之间的合作模式,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高校和院线可通过合作开展大学生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接受及喜好情况的调研,并跟进学生相关反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观影活动,让学生写观后感或者通过激烈的讨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积极的认同,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也可以此申报课题,开展相关调研,使该项工作更加科学化,提高主旋律电影从前期创作、展映到后期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后浏览

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

CAMPUSCINEMA


全国校园电影院线